“太极拳”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由陈家沟而河南,由中国而走向世界,如今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运动”,成为中国君子之道的最佳境界,成为国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动态符号。2020年12月,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焦作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太极拳文化资源,发展“太极功夫之都”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2024年8月焦作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持续放大“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推动旅游强省建设中树立焦作典范。
近年来,太极拳在焦作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绩。一是传承和保护。制定了《加快太极拳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了《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台了太极拳人才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拳师认定工作,使太极拳的保护和发展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二是推广和普及。近年来,累计培训人次达2000人次以上 ,成为太极拳服务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师资。并且依托高校研究推动太极拳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国际化、健康化发展。三是赛事和交流。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被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带动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四是产业和发展。焦作深入发掘南太行山水和太极拳等优质资源,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创新推出“探秘功夫源地”国际旅游产品,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深受“一带一路”国家游客喜爱的十佳精品线路。2023年,焦作市再次获得“全国体育旅游目的地”称号,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级体育旅游基地。
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相对于 “太极功夫之都”建设和城市的发展、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因此建设“太极功夫之都”,持续放大“太极拳”的品牌影响力,助推城市发展,要进一步找准着力点,聚力推进,乘势而上。
一是在高标准谋划上着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传承和弘扬太极文化为核心,以建设“太极功夫之都”为目标,充分利用太极拳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利契机,深入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创新太极拳文化传播方式,扩大太极拳文化国际影响力,将焦作打造成为集太极拳传承、推广、交流、研究、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世界级太极文化中心,推动太极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焦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中作出贡献。
把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和省级战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同时以“太极拳”为魂,融入城市整体规划的方方面面,让太极文化濡养城市精神。规划一批高质量的项目集群,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强市、富民的创新发展焦作样本。
二是在高层次建设上着力。其一建设世界太极拳传承中心,全面传承和保护陈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技法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陈式太极拳历史文献、拳谱、文物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师资队伍,使焦作成为太极拳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二建设国际太极拳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太极拳的国际推广活动,通过举办国际性太极拳赛事、论坛、培训班、文化交流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太极拳组织的交流合作,提升焦作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三建设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太极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从历史、哲学、医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研究,建立太极文化研究机构,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出版太极文化研究成果,推动太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四建设太极产业发展中心,发展太极拳培训、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打造太极文化特色小镇,开发太极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太极文化与旅游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将太极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焦作市经济发展,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在高效力保障上着力。太极拳的发展涉及城市管理方方面面,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是任何组织和机构不能替代的。成立焦作市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太极文化产业集团、成立“国字号”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设立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建立配套的人才引进、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焦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能够成就人间大美传奇的福地。“太极功夫之都”将吸引焦作人以融入式的主动,把“太极拳”嵌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让“太极拳”浸润城市的每一寸肌肤,展现给世界一个丰盈、有趣、独特的文化现象。
作者: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 杨青华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