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焦作在行动
发表时间:2020-05-27 发布者:焦作市体育局 转载 阅读量:34457

连续7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实施了“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形成了“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网络,每年组织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0多场,荣获了全省首批“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市”称号……2018年,我市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了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申请。两年来,我市的全民健身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昨日上午,全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推进会举行,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各县(市)区、各运动协会以及乡镇、社会资本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体育场馆建设、群众体育开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与分工,确保在今年年底使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建设体育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以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以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

运动是良医。推进全民健身就是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是国家、省体育局牵头推动的创新性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总要求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多样化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引导群众积极健身、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生活指数,我市的体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今年4月,我市大沙河体育公园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活动广场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我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器材数量最多的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修建的健身步道和各种高档健身器材相当不错,我们非常喜欢在这里进行体育锻炼。”家住市区的一位老人正在陪孙子在该活动广场的儿童健身区玩耍。

市体育局局长肖萍告诉记者,在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中,市体育局积极参与,将体育健身元素融入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建设,规划布局大沙河体育公园,建设主要内容有2条滨水健身步道、2个室内健身馆和12个健身园区,延伸“体育+康养”项目,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体育、康养、休闲和生态资源相结合,让广大市民共享生态福利和体育红利。

大沙河体育公园建设只是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完善了“15分钟体育健身圈”,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8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我市城区各大公园均建有健身区域,近百套功能各异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地散布其中,每天都有大量群众前来锻炼。我市的乡镇、社区均建设有全民健身中心,配备了齐全的健身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进行锻炼。这些体育健身工程已成为我市城乡共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让广大群众在健身中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大赛。去年,我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上海斯柯达杯”国际男篮对抗赛等国家级以上高水平赛事活动12次,省级16次,市级30余次,组织各体育社团、健身辅导站点、体育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200多场。其中,孟州市举办的“隆丰杯”乡村振兴半程马拉松赛,将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将赛事和旅游深度融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为提高社会体育服务能力,去年市体育局举办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4期,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余人,目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达27000余人。

“我们围绕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发挥体育资源优势,把体育设施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不断健全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刘晓军介绍,目前,我市按照国家、省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总体部署,不断推进创建工作,部分创建指标已提前达标。

刘晓军说,今年,我市将围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场地、组织、服务、活动”四大网络,结合我市实际,打造具有焦作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依托“太极故里”这一世界级文化品牌优势,重点抓好太极拳“六进”活动,充分利用焦作“全国篮球城”品牌效应,积极承办顶级篮球赛事,推动我市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焦作山川秀美资源优势,在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地,建设登山、健身、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户外基地,举办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重大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努力形成“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