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均在练拳。 记者 高小豹 摄 |
长期以来,太极拳对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所谓的现代病、慢性病有卓越的康养功效,早已得到证实。这方面的机制机理,从代谢平衡、有氧运动的角度,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太极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期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试验课题的确立,刷新了人们对太极拳康养价值的认知。
为帮大家理解太极拳对感染类疾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机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本期名师大讲堂,我们邀请到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张绍均,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给大家作以解答。
“从祖国传统医学角度看,新冠肺炎属于时疫,所谓邪气所致。中医扶阳派认为,对抗邪气的最好方法就是补养阳气和正气。补养阳气和正气方面,中医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的主张,突出强调了营养和运动对增强人体对疾病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太极拳的运动原理和特点,正好符合这一理念。以和式太极拳为例,讲求“以自然柔和之体、理体内中和之气”,体内中和之气,即无往而不利的阳气和正气。该气顺达上升,邪气受到克制,生命自然就会向健康方向转化。顺着这个思路,就不难理解,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申报的课题,为什么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列入考量,该指标看似主观感受,其实恰恰反映了中医的人本思想,最能体现病人阳气上升、疾病消退过程中生命活力的再现及生命本体的感受。”张绍均说。
紧接着,他又从现代医学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现阶段,现代医学对新冠病毒还没有特效药物。在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病人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对疾病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太极拳运动强调的调心、调息、调神、调身,特别是和式太极拳提出的“以外带内、有内达外”的练功方法,有利于人们平和安静、积极乐观心态的形成以及肺活量的增加和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的增强,从而在整体上改善体质,强化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而增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康复能力。
为了增强大家的感性认识,张绍均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郑悟清先师的故事。郑悟清年轻时候,曾感染患上了肺结核。肺结核在当时被称为痨病,所谓十痨九死,很难治愈。和庆喜宗师知道后,亲自把和式太极拳教给了他,指导、鼓励他坚持习练。慢慢的,郑悟清不仅身体得到了康复,后来还成为了一代太极拳名家,享年90岁。
张绍均反复强调,太极拳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属于运动医学范畴,虽然普遍有效,但仍有其局限性。康养作用的深层次机理机制,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和确证。因此,如果有人被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则还是要首先接受正规的医疗救治。主管医生建议习练太极拳辅助康养的,则应严格遵守太极拳康养所要求的练功要诀,密切注意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和不适,应立即停止并报告医生及指导老师。
最后,张绍均告诉记者,面对各种新老传染病流行风险的威胁,作为享誉世界的“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我市有必要加大对太极拳的再认识、再研究、再开发,力争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名师档案:
张绍均,1967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焦作市优秀武术名师,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民盟焦作市公共卫生支部主委,焦作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太极拳网络教学栏目特邀主讲,对太极拳文化、养生保健有独到见解。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