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得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那么,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今年8月份以来,我市强力实施了“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太极+扶贫”模式,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坚持习练太极拳对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健康具有明显功效。同时,练好太极拳还能够开阔心胸、陶冶情操。”11月15日上午,在孟州市槐树乡古周城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太极拳拳师冉向利向村民讲解太极拳知识。
当天,我市多名太极拳拳师走进古周城村,为该村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现场指导,并为大家表演了太极刀和太极剑,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市体育局驻该村第一书记范小波说:“习练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做人也是以端正为本。自从在村里普及推广太极拳后,村民有了强烈的健身意识,喝酒打牌的少了,复杂的纠纷没有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了。”
这是我市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从今年8月份开始,市体育局组织了一支由400多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焦作市“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奔赴全市182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用优秀的太极文化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这400多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将要完成四项目标任务:培养乡村太极拳拳师队伍,实现村村都有太极拳拳师;建立乡村太极拳健身指导组织网络,实现村村都有太极拳站点;建设太极拳推广普及示范村,带动全市太极拳进农村工作广泛开展;举办“太极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水平。
“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萍说,焦作是太极拳发源地,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找准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让太极文化实实在在地融入他们的生产生活,进一步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风险,保障持续脱贫,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文化自信和健康支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日记者在温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赴基层农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在每个行政村挑选1名至2名太极拳爱好者进行精心培训,培训合格作为村级太极拳健身辅导站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11月30日,温县262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培训,实现了村村都有太极拳站点、村村都有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
“我们街道管辖的36个村,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培训任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文化专干金红玲对记者说,派遣到文昌街道共有10名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由于白天农民务农打工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去给村民辅导太极拳,街道办事处则负责督促各村委会提供场地、照明和饮用水等,示范区、街道、村委会、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乡村振兴正当时。为保证工作取得实效,今后,我市还将举办各级农民太极拳展示交流大赛、100个太极拳推广普及示范村评选等丰富多样的太极拳活动。肖萍表示,“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将持续深入进行下去,发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习练太极拳的队伍,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水平,让习练太极拳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金钥匙’,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