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民生的群众体育
焦作的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工作处于河南省领先地位,连续20年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彰,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河南省体育局认定焦作市为首批“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市”。
从2007年开始,焦作市将体育健身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之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目前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1.98平方米。
1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县级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县(市)区106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基层体育协会,全市现有市级行业体协、单项协会33个,县区级单项体育协会119个,市级体育俱乐部14个,县级体育俱乐部48个。
城乡健身站点1860个,达到每万人5个以上。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746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3人。国民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站覆盖率达80%,每年测试总量达40000余人。
积极打造“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我市城区晨晚练点基本达到社区全覆盖,全市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面积占体育场地总面积30%以上,在全省位居前列。
享誉盛名的城市品牌
太极拳
焦作市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明末清初,陈王廷在陈家沟创编太极拳,因其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运动”。2006年,陈式太极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太极拳入选首届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片。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焦作市围绕打造“太极故里”世界级体育文化品牌,重点从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宣传推广、产业创新等方面着手,致力太极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焦作市“太极圣地”称号。
2006年,国务院公布陈式太极拳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中国民协、中国武协先后命名温县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2008年,太极拳被文化部正式推荐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12年,焦作市被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分别授予中国武术段位考评点和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中心。
2016年10月,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焦作市委审时度势,谋划新定位,抢占制高点,响亮提出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宏伟目标。
2019年8月,我市实施“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派遣400多名太极拳指导员组成焦作市“太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奔赴全市1826个行政村,开展太极拳教学推广工作,发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习练太极拳的队伍,丰富农民文体生活,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两年一届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连续举办十届,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被河南省体育局评为“河南体育世纪十大历史事件”。
1992年,焦作市温县举办中国·温县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
2000年,年会易地焦作,改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
2005年,更名为第三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
2007年,第四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与首届全民新农村农民太极拳健身大赛同期在焦作举行。
2008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被评为“河南体育世纪十大历史事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2009年,第五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升格为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
2017年,第九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举办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焦作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称号。
2019年,第十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举办,这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活动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盛会,共邀请到59个国家和地区的437支代表队4365名运动员来我市参赛。大赛在组织、秩序、规格、服务和参赛队员技术水平等方面相当出色,广受赞誉,办赛模式被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同类赛事推广。
太极拳“六进”成果
2013年,我市出台《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的通知》,开始在全市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体育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太极故里”世界级体育文化品牌和大力实施“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发展战略,以太极拳“六进”为抓手,重点从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宣传推广、产业创新等方面着手,致力太极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市明确每年5月为太极拳健身月;在全市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武术教练员培训;专门为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编创了不同内容的太极拳习练套路;太极拳被列入焦作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五所小学被命名为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全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都组建有太极拳习练组织和队伍;企业、社区组织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习练活动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焦作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印发了《2019年太极拳“六进”工作考评办法》,广泛组织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六进”活动,市运会和行业运动会都把太极拳列为必赛项目。
目前,我市已培训各级太极拳指导员1万余名,考取段位的有8000余人,全市1895个行政村和社区都有太极拳指导员,太极拳晨晚练点达900个,有规模的太极拳武馆武校和俱乐部达31个,全市还散布着众多的家庭武馆和个人授拳点。同时,我市还成立了太极拳协会、陈式太极拳协会、杨式太极拳协会、和式太极拳协会、吴式太极拳协会等群众社团,全市习练太极拳人数已超过百万人。
篮球
焦作篮球运动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焦作篮球成绩斐然,人才济济。先后被评为全国篮球城市、篮球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在历届河南省运动会篮球比赛雄踞霸主地位,培养输送的李根、王磊、潘丽、张茹入选国家男、女篮球队,29名运动员在CBA、WCBA球队服役。
发展历程
1921年,焦作福中矿务大学组建了篮球队。
1951年,焦作男篮队获得平原省新乡专区篮球赛冠军。
1953年,第一个灯光篮球场(原人民电影院北侧)诞生。
1978年,河南省第四届运动会,焦作男子篮球队荣获冠军。
1981年,省体工大队篮球二队、三队的24名男女队员下放焦作市,正式建立焦作市体育训练班男女篮球队。
1988年,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成立。
1992年,焦作篮球从第七届河南省运动会至今,保持河南篮球霸主地位长达20多年,成为焦作竞技体育的亮丽名片,也为焦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4年,焦作市被授予“全国篮球城市”称号。
2014年,焦作男女篮球队包揽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篮球项目全部八项冠军。
2015年,焦作市体育训练班并入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
2019年,焦作市业余篮球学校被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授予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奖、年度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近年来,该校累计获得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冠军15个和亚军12个、省运会冠军21个。该校先后向省级以上运动队和各高校输送优秀运动员千余人,获得世界级比赛冠军4个、亚洲冠军3个,培养输送的李根等16名运动员在CBA球队服役,为我市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