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中华武术后继有人
发表时间:2019-05-23 发布者:管理员 原创 阅读量:34108

  武功套路代代相传,武术活动生生不息,武术培训人才辈出。5月18日上午,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河南省第三届传统武术大赛(焦作赛区)暨2019年焦作市传统武术锦标赛上,记者看到,近千名孩子身着各式各样的练功服,他们或在场中比赛,或在体育馆外的广场周边进行赛前热身,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却打拳像模像样、中规中矩,习武超过1年。

  “中华武术后继有人了!”看到此情此景,市武术协会主席张治远倍感欣慰。他说,看到这些孩子认真、快乐的身影,让人感受到武术不仅带领他们见识了更精彩的世界,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武术光明的未来。

  焦作不仅是太极拳发源地,而且焦作地区的武术种类繁多,是有名的“武术之乡”,将传统武术传承下去,几乎是每个习武之人的心声。教了一辈子拳的张治远更不例外。他拿起厚厚的一本比赛秩序册对记者说:“我市举办传统武术比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印刷过这么厚的秩序册,足足120页,参赛人数超过了1700人,其中少年儿童更是占了一大半。”

  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县(市)区75支代表队1400多名武术爱好者前来参赛,是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比赛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四个年龄段,武术种类繁多,涵盖了太极拳、通臂拳、少林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等百余种拳法。

  阴阳相济的太极拳、刚健有力的少林拳、栩栩如生的形意拳……在赛场上,各个年龄段的选手展现了各自不同的风采。当日9时,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许多选手身穿各式各样的武术服装在等候区候场,赛场上,气氛紧张而激烈,在评委们和观众们的注视下,每个选手都铆足了劲儿,争取有最好的表现。青少年组的比赛更是异彩纷呈,小运动员们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个个身手矫健敏捷,观众席传来的“加油!”“打得好!”呐喊声不断。

  任禹霏和时雨哲今年都是11岁,他们俩是陈正雷研究会龙源湖和谐站的两位小选手,他们二人都拜在了同一个老师门下习武,习武时间已有3年。“我很喜欢武术!”时雨哲说,短短几年,他已经学会了通臂拳、龙凤剑,还有少林五步拳和八步连环拳等。教练王晓文说,这几年学习武术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任禹霏的爸爸告诉记者,她女儿习武这几年身体很棒,很少生病,而且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不少。

  “中国武术在民间。尤其在我市,武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张治远说,少年强,则国强。目前,我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习练武术,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武术“六进”工作,各级武协、武馆院校、武术俱乐部等不遗余力地传承推广和普及各类传统武术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针对目前我市武术市场良莠不齐等问题,他建议,成立武术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武术市场的管理,对相关个体拳师、武术俱乐部等进行定期考核和管理。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