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已经结束,焦作代表团金牌榜排名全省第二、总分排名全省第三,位列全省第一军团,续写了焦作体育的辉煌。
走下领奖台,一切都将从零开始。四年一个周期,新周期的第一个冬训工作已经开始,我市各运动队训练情况如何?如何在新的周期内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力度,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1月14日下午,记者走进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进行采访。
田径场上的跑步声急促而坚定、柔道馆里运动员个个头冒热气、拳击馆里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是记者在市体校的各个训练场馆内看到的一幕幕,运动员们正在昂扬的氛围中一丝不苟地训练着。
田径场上,市体校田径队的200多名运动员正在9名田径教练员的指导下,分组进行跳跃、投掷、跨栏、竞走、中长跑等项目的训练。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省运会的金牌大户,在刚结束的省十三运会上,我市田径队取得了18金14银23铜的优异成绩。
“把后腿勾住,注意节奏!”田径队主教练员张鹏向正在进行车轮跑训练的队员们喊道。张鹏对记者说,省运会结束后,一大批运动员通过上大学、调入省运动队等途径,离开了市运动队,但是市运动队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补充,每一个教练员都定期到各县(市)区的体育传统学校选拔体育苗子。
王嘉欣和队友们按照教练的要求,依次进行车轮跑训练,她在去年省十三运会上夺得了少年女子乙组跳高和跳高综合测评的两枚金牌,14岁的她身高1米73。“腿长、身体协调性强是她的优势。”张鹏说,田径运动需要天天训练,每天不仅辛苦,而且很枯燥,在很多人眼里是苦差,王嘉欣却自得其乐。“4年后,我还能再打一届省运会,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王嘉欣说。
其实,整个体校像王嘉欣这样坚持每天在训练场馆训练的运动员共有1000多名,他们分散在各个运动队中,在各个运动项目教练员的指导下,刻苦进行冬训。每天清晨到傍晚,无论是在田径场、射击馆、跆拳道馆,还是在重竞技项目大楼、篮球场、网球场等训练场馆,都可以看到运动员紧张训练的身影。
“我校冬训工作从去年11月5日开始,至3月22日结束,共计138天。”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许永红对记者说,冬季训练的好处非常多,能有效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新周期的第一个冬训,主要进行基础技术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队伍作风和意志品质,增强队伍凝聚力,为打造新周期综合素质过硬的运动队打下基础。
训练量增加是冬训的标志之一。“快!跟上!动作要做到位!”跆拳道馆里回荡着教练员王涛的声音。100多名身着道服的运动员在他和另一名教练员李子龙的指导下,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喊了一天,嗓子都喊哑了。”王涛说,自从文化课考试结束后,队员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每天上午和下午一共训练5个小时,个别运动员还会根据自身体能状况进行加训。从目前训练的情况看,队员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技术动作更标准,耐力更持久,意志品质也更强了。
“练体育的,都要懂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含义,不吃苦哪能取得好的成绩。”分管训练工作的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殷德荣说,为做好冬训工作,学校制订了冬训工作实施方案,全体教练员严格按照各阶段训练计划,坚持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同时,加强冬训期间后勤服务和安全卫生保障,特别是饮食方面,加强食堂管理,保证饭菜质量和运动员营养,注意饮食防疫卫生,确保运动员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冬训结束后,将根据冬训前后运动员技术档案的成绩,评选未来之星和星级教练员。
昨天,田径队教练员卢一飞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短跑队队员王建在挪威进行国家越野滑雪队集训,褚家辉在德国深造学习,崔才壮、浮家豪、刘子怡在美国集训,上午市体校短跑队队员正努力在体校田径场进行冬训,为着更高目标努力奋斗!”
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全市广大体育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祝愿焦作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