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张绍均:理技相合 太极真谛
发表时间:2018-06-05 发布者:办公室 转载 阅读量:34104

     

      张绍均在习练太极拳。记者 高小豹 摄

      近来,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打电话咨询,太极拳流派众多,风格迥异;甚至同一个流派,也常常是一个老师一个特点、一个老师一个说法。看来看去、听来听去,感觉似乎都有道理,又感觉无所适从。究竟怎样理解把握太极拳的本质呢?

       本期名师大讲堂,我们邀请到了优秀武术名师、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张绍均,就此问题给大家作了解答。“其实这个问题困扰初学者,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太极拳本质的严正思考和把握。”张绍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传统太极拳练什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得非常明白:虽变化万端,而理究一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在《太极拳要论》的最后一段,用一句话概括了太极拳的本质:理技相合,太极真谛。紧接着,用一句‘若理能守规,恒久自成也’作为结尾。”张绍均说,根据以上经典论述,不难理解太极拳界流行的两句话:“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技”“一人一太极”。因此,太极拳的流派纷呈也好,拳师们对拳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千差万别也好,都只是太极拳的表象,是通过招式动作修炼身心、承载技法的手段呈现。所不同的是,不同流派,是对整套拳及相应的练功方法等形成了明晰的、体系化的范式;而不同的拳师,呈现的是不同功夫层次及个人理解体悟的阶段性状态。在流派层面和拳师层面,给习练者提供的是范式和路径。只要范式合乎规矩,路径合乎理技,都是可行的。

       张绍均略为停顿后接着说,传统太极拳被认为集武术之大成,显然应该是有超拔于具体流派、具象招式之上境界的。有愿景没路径、有理论没实践那都是空中楼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招式套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文化修养,也很难达到太极拳应有的境界和气象。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就“理技相合,太极真谛”在当代怎样理解和运用谈了自己的看法。张绍均认为,传统太极拳在当代要健康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相应的“理技相合,太极真谛”这句话,在当代也应赋予其更丰富、更有时代感的内涵。传统太极拳多强调的是拳与道合的武学修为,那个时代的“理技相合”实质上更侧重搏击。今天,时代赋予了太极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全民健身的崭新使命,那么“理技相合”应该是把太极拳优秀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把太极拳良好的健身功效与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相结合。在这两大结合中,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指导,进行创新性突破、创造性融合,使古老的太极拳以更好的姿态,服务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作为当代人,对于以健身为目标的普通习练者,不要被眼花缭乱的表象所迷惑,更不必纠结于流派与名望。只要自己喜欢,只要指导老师能够讲明白技术要领,且符合科学健身原理,就静下心来认真习练、慢慢体悟,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对身心健康有所帮助。”张绍均说。

       ●名师档案:

       张绍均,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市武术名师,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市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杂志太极拳教学栏目主讲。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