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文(左二)在纠正运动员举枪姿势。
记者 岳 静 摄.
|
“肩膀放松,身体站稳,注意力要集中。”1月9日16时,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馆内,该校男子手枪教练员郭文一边给运动员纠正动作,一边提示着动作要领。刚结束文化课的运动员们排成一列,单手举着枪,双脚踩着平衡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冬训期间的基本功训练。
把平衡球引入手枪训练是郭文的创举。在一次外出参加教练员培训的过程中,郭文发现在冰雪项目中,很多教练员为了增强运动员的脚踝力量,采用平衡球训练法。郭文灵机一动,在手枪项目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平衡控制力要求很高,为什么不借鉴一下平衡球训练法呢?于是,经过反复模拟测试,郭文最终将平衡球引入了手枪训练中,运动员站在平衡球上,注意力更加集中,对于脚踝的力量控制也显著增强,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今年是郭文作为手枪教练员的第28个年头,1990年,从省射击队退役回来的郭文扛起了我市射击项目的大旗,先后为我市发掘并向省射击队输送了常欢、常静、冯广煜、李杭等优秀人才。
谈起如何发掘射击人才时,郭文告诉记者,射击项目讲究天赋,对控制能力、平衡感觉、稳定性能要求极高,性格特征、抗压能力等先天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每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郭文都会格外注意运动员个人素质的挖掘,一旦发现一个优秀的苗子,他就会如获珍宝,悉心栽培。有一次,郭文发现了一个天资优秀的学生,可是因为孩子家里困难,父母没有能力让他练习手枪项目,郭文为了不流失一个优秀苗子,先后多次到该学生家里跟其父母谈话,为了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郭文更是自掏腰包为他缴纳训练费、子弹费、比赛费等。最终,该运动员成功进入省射击队,成了一名优秀运动员。
“手枪射击是一项很有魅力的体育项目,而我与射击的结缘,似乎是命中注定。”郭文向记者讲述起自己与射击的渊源。
从小,郭文就对射击情有独钟,每逢节假日,他总是会到公园里玩射击游戏,每次都因为成绩好,吸引众人围观。后来,摊主看郭文枪法好,也不收费了,每次都让他玩个尽兴。1982年初中毕业,因为机缘巧合,郭文开始练习射击,由于块头比较大,肌肉稳定性好,进入焦作射击队3个月后,他一路过关斩将,凭借优异成绩被省射击队选中。在射击世界里,郭文迷恋于对精准性的极致追求,也沉醉于长久的沉寂后短暂的爆发。“在我的理解中,射击就是不断自我磨合、自我超越,也可以理解为自我‘较劲’吧。”郭文说。
在日常训练中,郭文融入自己对射击的理解,专注运动员对小肌肉群的控制力训练。同时,为了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锻炼,郭文会在日常训练中为运动员设定情境,锻炼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郭文笑称自己有些“完美主义”,对孩子们要求有些苛刻,但是郭文明白,对于精准性要求极高的射击运动来说,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在郭文的办公桌前,贴着一张纸,上面手抄了一段著名高尔夫运动员泰格伍兹的话:“在比赛的压力来临前想想激励的话,而不要过度思考细节,或许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成绩。专注于动作和有意识地思考运动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我不能放弃的事情,我不会放弃任何事,接受自己但要做到最好。”郭文告诉记者,射击比赛的激烈程度不同于一般比赛,胜负可能就是零点零几环的差别,在面对如此激烈的比赛时,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比赛节奏显得至关重要。
谈到自己职业目标时,郭文脱口而出:“当然是培养奥运冠军了,这是我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郭文告诉记者,“在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作为教练员,不仅要关心孩子们的训练效果,还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现阶段,只有做好一个‘完美主义’教练员,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