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我市着力构建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0-03-25 发布者:管理员 原创 阅读量:3415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逐步形成,青少年体育发展成绩显著,焦作体育健儿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上涌现出大批优秀代表。

市体育局青少科给出了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我市共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676名,获得世界比赛冠军16个、亚军3个、季军4个,亚洲比赛冠军7个、亚军3个,全国比赛冠军113个、亚军43个、季军65个。焦作籍优秀运动员曹逸飞、娄佳慧、李根分别代表中国射击、女子足球、男子篮球等项目出征里约奥运会。省十二运会、十三运会上,焦作市体育代表团参赛成绩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我市青少年体育实现了“奥运有人、全运有金、省运有位”的目标。

优势明显,劣势也比较突出。市体育局局长肖萍说,核心竞争力不强,重点优势项目以及品牌赛事打造不到位,“体教结合”仍然困难重重,读训矛盾问题依然严峻。

“要培养更多‘陈中’式的优秀运动员群体,实现培养输送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具备夺金实力,在全运会上参赛运动员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在省运会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必须加快推进青少年体育创新转型。”肖萍表示,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革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历史使命,准确把握改革发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青少年体育项目已发展到20个大项,其中重点项目篮球、田径、游泳、网球、武术套路、赛艇等,传统优势项目射击、射箭、举重、国际跤、中国跤、柔道、拳击、自行车等呈现下滑态势,冰雪项目短板明显。

“调整完善青少年体育项目布局,突出重点项目。”分管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立说,要通过扶持奖励、购买服务等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积极性,优化项目布局和基层业余训练网络建设。调整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布局,促进学校业余训练工作蓬勃发展。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开展与冬季项目关系密切的训练项目,拓宽输送渠道。以奥运、亚运、全运为目标,鼓励跨界、跨项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以选、练、送、跟相结合的训练保障服务,我市要建成5个至10个优势项目与省、国家紧密对接,畅通优秀运动员输送渠道,全面提高我市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人数和质量。

面对新形势,我市青少年体育发展必须走“体教结合”道路。李立分析,从目前来看,我市“体教结合”工作推进缓慢,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结合点共同谋划青少年训练工作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运动员上学难现象依然存在,体育部门训练规模一家独大格局仍未改变,未能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展。对此,必须要构建新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丰富体育竞赛活动内涵,不断提升我市学校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探索形成具有焦作特色的“体教结合”新模式。要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工作,解决青少年体育资金保障问题,制定有关青少年体育奖励政策,确保青少年赛事活动安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壮大和国际体育交流活动,逐步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开放式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焦作青少年体育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肖萍表示,将着力构建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保持我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从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转变,为进一步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