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焦作体育产业如何迎接发展“黄金期”
发表时间:2016-08-09 发布者:焦作体育局 原创 阅读量:34121

在周末和朋友一起去游泳馆或健身馆游泳或打球,用App记录运动跑步轨迹并发到微信朋友圈上晒晒……如今,人们日益重视体育锻炼,健身热潮正在我市兴起。而体育产业也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日前,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供给丰富、消费活跃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产业总规模占比处于全省领先位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市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那么,逐步做大“蛋糕”的焦作体育产业,将如何迎接自己的黄金时代?

作为全省体育强市,近年来以陈中、贺璐敏、常静、王磊等为代表的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相呼应,我市的群众体育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市的太极拳和篮球运动,实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为国家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成为我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无论是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还是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都是我们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势所在。”郭颂福说。

在新建的市太极体育中心的各个场馆,每天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些场馆需要提前预约,否则高峰时段很难拿到场地。尤其是篮球场地,在周末人多的时候更是难以租到场地,甚至会有人深夜时段仍在打球。每年我市都要举行多场篮球比赛,更是吸引了全市数千人参加,比赛场面十分热烈。

市太极体育中心各场馆只是我市全民健身热潮之一斑。在我市城乡的广场、社区、公园、街心游园等公共场所,男女老少在各类的音乐中感受健身操、广场舞等健身运动的魅力,清晨或傍晚的各个公园里的健身路径上,或跑步或散步或练习太极拳的身影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我市“十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全面建成,全民健身之气蔚然成风。

全民健身是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的重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0年至2014年,是我市承办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省运年”,也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高速时期。4年来,我市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实施了“省运工程”,在全市范围新建维修了18个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多数分布在县市、企业、学校和农村,使焦作整个辖区的体育设施得以大跨度的发展,并且均衡布局,为体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市太极体育中心占地近1000亩,包括太极馆、健身馆、游泳馆、体育场和太极广场等工程,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是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借着承办省运会的东风,我市大力实施以建设“十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市体育部门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顺利地完成了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共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标准田径场5个,标准游泳池和体育公园4个,有看台的灯光球场6个、综合训练馆5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85个,健身路径2000多条,市区晨晚练点基本达到社区全覆盖;全市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面积占体育场地总面积的30%以上,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6平方米以上,在全省位居前列。

市运会是我市全民健身最响亮的品牌,也是我市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全民健身盛会。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将于今年5月上旬举行、10月中旬闭幕。本届市运会共7个大组92个项目的比赛,创新了办赛模式,集中和分散比赛相结合,以此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市运动会,唱响“参与、共享、健康、快乐”的市运会主题。


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传递全民健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健身理念,带动更多的群众健身,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成功举办了五届篮球文化节活动,每年开展长跑、健步走、健身气功展示等参与人数多、示范作用强的全民健身活动200多项,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全年不断线、阶段有高潮,推动健身活动生活化、经常化、制度化,使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全市营造了“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的浓厚氛围。

“全民健身是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基本体育消费的基础。”郭颂福说,“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体育消费,也为焦作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它带来的量大面广的消费需求,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商机。”

正因为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重要意义,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解读这个《意见》时表示,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就源自于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和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市政府出台的《意见》也提出: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力争达到45%以上,建成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2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

目前,我市的体育产业规模如何?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我市体育产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然而无法回避的是,我市体育产业仍处于粗放、初级的发展状态,仍有不少问题亟须解决:

——体育产业总量不大,整体规模较小。我市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还偏小的现实,说明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不高;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这些因素已开始成为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焦作体育产业的确处于初步阶段,但是未来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郭颂福说。

郭颂福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探索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创造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太极体育中心打造成国家级太极拳特色产业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逐步形成以体育主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郭颂福说,按照目前的计划设想,市体育部门将实施五项举措,推进焦作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这块“蛋糕”逐渐做大。一是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成立体育产业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体育产业工作;二是做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全市的体育产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优选部分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三是启动“两中心两基地”建设,即把市太极体育中心建成世界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中原健身休闲旅游基地;四是探索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产业市场,2016年将举办商业性国际赛事活动4次、国家级赛事活动6次;五是与北京斯迈夫体育产业有限公司签约,搭建斯众空间体育产业创客平台——焦作太极产业孵化基地,做好“互联网+太极+众创项目”。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