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助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发表时间:2016-08-09 发布者:焦作体育局 原创 阅读量:34117
 
   

  “我市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合力推动,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针对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对记者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未来10年我市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五大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一:激发市场活力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承办赛事;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对体育场馆实施产权分离,让体育场馆拥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引导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引进或培育有实力的重点体育企业落户焦作。

  重点任务二:培育重点特色产业

  ——做大太极拳文化产业。筹建太极文化大学和太极拳研究院;引领社会资本投资太极拳产业,尽快形成太极拳多业态竞相快速发展新局面;建设太极拳产业孵化和推广中心,把焦作太极体育中心和温县陈家沟打造成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有影响的太极企业和太极社团。

  ——做强以篮球为主的球类产业。支持焦作高校设立篮球学院;加快发展“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加强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

  ——做好体育教育培训产业。发挥我市体育教育优势,打造全国体育教育培训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武术馆(校)。

  ——发展养生保健休闲新业态。发展保健养生、运动养生和休闲养生;探索“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路径,打造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

  重点任务三: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建设城乡生态绿道和登山健身步道;在城区道路两旁规划建设骑行和徒步绿道;建设南太行户外健身步道;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和旅游景区规划设立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地等设施,力争每个县市区拥有1个以上运动休闲基地(公园)。

  ——促进体育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运动康复医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运动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开办体质测定、运动康复和营养膳食等各类机构;推广“运动处方”,倡导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鼓励焦作高校增设运动医学、保健康复等相关专业。

  ——促进体育与新兴业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体育创意、体育影视、体育传媒、体育会展和体育广告等相关业态。

  重点任务四:丰富市场供给

  ——完善体育设施。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提高现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使用率;在城市社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丰富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举办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同时积极培育和打造各县市区的赛事品牌。

  ——发展体育彩票业。严格落实《彩票管理条例》,确保体育彩票业安全发展。

  ——扩大体育消费。积极推进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建设;完善市太极体育中心、市体育中心、太行路全民健身中心以及各县市区全民健身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重点任务五:营造健身氛围

  ——普及健身活动。在各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每天健身1个小时。扩大太极拳“六进”成果,倡导全市人民习练太极拳,行政村太极拳的普及率要达到20%以上,城市社区要达到30%以上,中小学要达到60%以上,机关团体要达到80%以上;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加强体育宣传。各级各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营造体育健身的浓厚氛围。

  ——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科学健身的指导体系,倡导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培养群众的运动健身意识。

  图为市太极体育中心全景。

  张植伦 摄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