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温县,见到了太极大师王西安。
刚刚教过徒弟练拳的王西安,着一身太极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看不出已是75岁高龄。
作为享誉世界的太极拳大师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王西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文革”期间,他冒着风险千方百计发动组织陈家沟村民练拳,让宝贵的太极拳拳脉得以传承光大,群众性的习练活动让“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成为太极拳发源地的真实写照。自1983年以来,他先后多次赴法国、日本、美国、西班牙、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讲学授拳,并在国内外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太极研究、训练中心,将太极拳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美国的《美国新闻》誉为“国际太极拳王”,日本大阪市和法国巴德纳市授予他“永久荣誉市民”称号,西班牙帮布鲁纳市政府授予他“突出学术贡献金钥匙”称号。
名传四海,心系家乡。多年来,王西安多次谢绝海内外高薪邀请,一心一意留在陈家沟教授拳技、研究拳理,是陈式太极拳发源地的“守根人”。多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冠军弟子,在国内外重大太极拳比赛中,王西安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向披靡。他300多个入门弟子,几乎全是国际、国内太极拳大赛的冠军。一个人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冠军弟子,在当今中国武坛并不多见,武术界人士将这个现象称之为“王西安现象”。
如今,太极已经成为一张国际名片,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东方文化内涵。然而,太极拳资源整合不够没有拳头品牌、太极拳发源地知名度和文化内涵还有待提升,这些,一直是王西安的忧心所在。他认为,更好地传承、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核心在“根”,关键在创新。
如何创新?王西安拳法研究会会长阎素杰告诉记者,太极发展,要谋势,更要借势。当前太极发展遇到很多瓶颈问题,太极产业更是“叫好不叫座”。破解这些问题,就要创新思维、创新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发扬光大。
“互联网+太极”可谓创新之一。马云、李连杰拜王西安为师,联手打造太极拳,是最大亮点。2009年4月,马云在海南三亚见到了王西安。在王西安第三次教马云练拳后,马云决定正式拜师。为此,马云和李连杰专程到陈家沟“朝圣”,在这里,他们深切感受到太极故里的魅力,也更坚定了发展太极事业的信心。2011年4月,马云和李连杰成立了太极禅国际文化推广公司。2013年5月,位于浙江杭州西溪湿地的阿里巴巴“太极禅苑”开业,马云、李连杰、王西安每月轮流在太极禅苑开设讲座,宣扬太极文化。
“太极禅苑”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世界各地的太极爱好者和企业家、名人纷至沓来。不止于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马云团队更是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将太极推向更大平台。3月20日,首届“太极互联网+”论坛在杭州举办,这是我国唯一的太极与互联网融合的课程,影响力之大超乎寻常。阎素杰说,这已经成为王西安传播弘扬太极拳的新常态,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感知太极、习练太极,让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在人们心里扎根,是王西安和王西安拳法研究会的历史使命。
为了更好地传播太极拳,一向低调的王西安还将在正在拍摄的电影《龙之诞生》中神秘亮相。王西安说,只要是为了太极拳传播,他都会尽心去做。;推广“王西安太极八式”,由纵向传播向横向传播,是创新之二。过去的传播方式,多为师父教徒弟,人传人,手把手教,是1+1=2的模式。这样的传播方式存在渠道单一、传播面不够宽等不足。为了让更多的人轻松地喜欢上太极拳,王西安认真研究,由繁入简,把太极拳精编了八个动作,称为“王西安太极八式”。八个动作虽少,但集中了陈式太极的精华,是王西安陈式太极拳的拳头产品,更加标准规范,易学易练,容易推广。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推出了“百点百人一套拳”计划,100个教学点,每一个点100人,每一人教授100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再带100个学生,如此往复,将呈几何式增长,实现“裂变”效应。“百点百人一套拳”是义务教拳,免费授课,可以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
顺应时代,创新发展,我们期待王西安大品牌+大师资+大粉丝+大普及,让太极拳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真正成为东方文化的标杆。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