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太极拳申遗蓄势待发
发表时间:2016-08-09 发布者:焦作体育局 原创 阅读量:34121

         昨日,有关全国两会的报道中,一则消息格外引人关注。当天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喊话”文化部,力挺太极拳申遗,呼吁要努力让太极拳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名片。

太极拳申遗只争朝夕

李光宇说,太极拳不仅仅是焦作的太极拳、河南的太极拳,还是国家的太极拳、中华民族的太极拳,我们一定要加快太极拳申遗步伐。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李光宇说,发祥于河南焦作的太极拳,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全球练习者超过3亿人,是我国在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毛泽东、邓小平、普京都是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讲究以和为美、追求和谐稳定,其中蕴含的“同处一体、相互依存、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理念,是我国和平崛起对外政策的最佳阐释,是对“中国威胁论”有力的回应和驳斥。李光宇认为,弘扬太极文化,能使全世界理解中国人民“个人和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美好追求,帮助中国面向全球展示形象、彰显魅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有调查显示,海外地区了解中国的“热词”中,“太极拳”排在首位。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也就太极拳申遗提出建议: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申报工作,让太极拳早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

孙立坤认为,作为中国独树一帜的武术流派,太极拳既是中国功夫的杰出代表,又蕴含着形体和内在修为相统一的美学特质,还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精髓。其中,既包含儒家中正体仁、勇而好礼的人文精神,又体现道家无为尚柔、刚柔相济的辩证思想,也符合中医的养生理念。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太极拳在国内国际传播,河南省、焦作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措施,2005年以来,太极拳先后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县政协副主席、温县太极拳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告诉记者,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对发源于我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项目都实行了抢先申报,端午节被韩国率先“抢注”就是例子,当前韩国也在对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由于申遗名额少,太极拳在我国文化部申遗候选项目中排名比较靠后,形势不容乐观。

五次与世界非遗“擦肩而过”

严双军告诉记者,我市为太极拳申遗做了很多工作,温县在申报的具体文本和视频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准备,但遗憾的是,五次申报均未能如愿。

太极拳第一次申遗始于2008年。应该说,这一年成功的希望很大,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突然宣布申遗项目不限数量,中国也确定了太极拳为申报项目。但出乎意料的是,因中国申报项目相对较多,引起教科文组织不满,太极拳未进入联合国评审阶段就遗憾地“告别”。

第二次是2009年,焦作市再次将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次运气要好一些,成功地将申遗资料报送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没想到,2009年教科文组织再次限制申报数目,中国最后确定申报了京剧和中医针灸,太极拳被搁置。

太极拳在两次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擦肩而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申报恢复到两年一次,每个国家一次只能报一个项目。


2011年,我国申报了皮影戏,太极拳没有入围。2013年,我国申报了珠算,太极拳再次没有入围。2015年,太极拳第三次没有入围。

严双军告诉记者,申遗竞争首先要击败国内其他竞争对手,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原申遗规定中每个国家每年允许申报两项调整为一项,而我国每年申报项目均在10项以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现在的问题是,太极拳在我国申遗备选名录中的位次并不靠前,如果按照这样的次序,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严双军说,这些年,我市做了大量的申遗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申报文本。如何准确形象地表达太极拳拳理,关乎申报成败。申报文本以英文为主,但玄妙的太极拳原理想要找到准确、生动的英语词汇表述,是件困难的事。如太极拳的“大架”“小架”,是指身法的不同,因为不好解释,在2009年的申报材料中,翻译者将其比喻为“衣服架子的大小之分”,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大惑不解。“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人都明白的词汇,就难以找到让外国人准确理解的英语词汇。

严双军说,经过这些年的不断修改、完善和提升,申报文本和视频已准备就绪,有信心通过申报。

李光宇、孙立坤代表都建议文化部把太极拳在备选名录中的位次往前移,优先申报太极拳。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和其他国家竞争的优势。

五年内我市设立太极文化大学

李光宇认为,为早日解决太极拳文化理论研究不足、人才培育模式滞后、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设立一所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为主的太极文化大学。他建议:“焦作是太极拳的发祥地,大师辈出,又有焦作大学、焦作师专等高校作为支撑,在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人才优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希望国家支持在河南焦作设立太极文化大学,让太极拳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名片。”

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正在起草太极拳产业文化平台建设方案,“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太极文化大学,面向国内外培养太极和太极文化传播人才。届时,陈式太极拳的“四大金刚”也会来这所大学授拳。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当前,建设“太极文化城”已列入我市“十三五”战略规划,在过去的基础上,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提升正在快速实施,太极产业“破冰”值得期待。

“国家优先申报是当前最紧要的!我们要做好的,就是时刻准备好,以高水平的申报文本和视频,通过联合国审查!”严双军表示。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