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资源变资本的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16-08-09 发布者:焦作市体育局 原创 阅读量:34188

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新定位,新航标。

落得下、踏得实、走得远,真正打出王牌,还有艰辛漫长的路要走。

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是焦作大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交融共生,全市一盘棋统筹运作,发挥每个县市区的核心优势,差异化发展,一体化推进。

打造成什么样子?如何打造?谁来打造?钱从哪里来?事关我市经济转型提升,事关焦作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市财源税源,事关城市及乡村新形象,事关全市每个人的“脸面”,这个大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太极破题的“痛”与“盼”

太极拳,是我们的骄傲,独有的民族文化世界品牌,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亿多人习练,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然而,产业之痛,文化之痛,始终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近处比,作为河南“两拳”,当少林拳连同“少林经济”为当地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真金白银的GDP时,太极拳却被比喻为“捧着金碗要饭吃”。

周边看,多地打出太极文化牌、太极养生牌,作为太极拳的真正发源地,我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湖北省武当山推广太极拳文化风头很盛,曾多次组团访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港澳地区,自称“天下太极出武当”;河北省邯郸市也着力以“成语之都、太极圣地”之名向国内外宣传,杨式太极拳正日益普及。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太极”商标专利多被抢注。目前,四川太极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日本的多个公司已经注册了各类“太极”商标。

我们痛心:一个名人、一个奥运金牌获得者就能形成一种产业的产品品牌,而代表人类与自然文化精髓的“世界符号”太极拳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反思:守着文化大资源,却难成就大产业,太极拳发源地何时能扛起太极产业大旗?

如何破题?见仁见智。

有专家指出,发挥太极拳发源地资源整合和商业开发优势,或是良策。

当前,焦作近千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营,小打小闹,缺乏品牌和商业化、规模化运作意识,资源浪费,形不成凝聚力。太极拳传授机构大都是私人性质的小规模经营,缺乏正规的教学培训场所,不成气候,不成规模。世界虽已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但自发性、随意性强,相当一部分缺乏正规的引导和管理,缺少权威性的陈式太极拳协会或太极拳认证机构,更缺少与其他太极拳门派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拳走向世界的步伐。太极拳理论研究依然比较薄弱,一些人将太极拳视为单纯的武术,存在狭隘的地域意识、不愿做强做大的小农心理和自囿于单一门派的排外思想。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太极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我市社科专家王战平、王恩之说,树立太极拳文化品牌和太极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承中心和国际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是太极拳文化规模化传承和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王战平建议,在打造“两个中心”的过程中,应遵循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政企联手的发展路子。


体制机制的“守”与“放”

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提升“一山一拳”,而是要创新思维、开放胸怀、放大格局,从根本上实现突破。体制创新,是重中之重。

纵观各地经验,以体制创新赢得突破的例子不胜枚举。

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亲自担任文经集团负责人,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法将曲江新区建成年产值400多亿元的现代化文化产业新城。福建省沙县成立了“沙县小吃产业办”,推动沙县小吃在全国遍地开花。浙江省义乌市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创意和博览会,推动传统小商品产业转型升级。

与这些地方相比,我市缺少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机构和龙头运营机构,产业链存在“瓶颈”,包括健康养生产业和太极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经济产业整体联动、龙头带动、业态互动机制尚未形成,有关平台尚未建立,在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发展方面尚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务实有效的组织机构非常关键。”我市社科专家范景致建议,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要处理好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市区的关系,搭建统一规划整合平台、龙头带动平台、招商引资建设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四大发展平台”,理顺管理运营机制,设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统筹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促进文化经济产业匹配发展、协调发展、有效发展。

产业格局的“思”与“谋”

长期从事财经工作的范景致近几年致力于文化产业研究,他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产业经济学、财源建设学、投融资管理学的知识,结合焦作实际,以“为什么办事、办什么事、如何办事、谁来办事、钱从哪里来”5个W为逻辑架构,系统思考并建设性提出了焦作市发展文化经济产业暨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方式、方法。即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山水拳药”为支撑、以厚重文化为底蕴、以休闲观光和太极拳培训为亮点,追求“资源品牌化、品牌资本化、资本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规模化、规模效益化、效益价值化”,构建由“全价值链大太极经济产业、全业态大健康文化产业、全境域大旅游产业、高品位城市大文化产业”4个板块组成的焦作文化经济一体化产业大格局。

资源是有限的,地域是有限的,文化也是有限的,但人的思路、创意和精神是无限的。“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市委、市政府为全市人民确立了一个远大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勠力同心、埋头苦干,一个以“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为标志的“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创富焦作样本”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 王 言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