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我市在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5云台山旅游节上向四海宾朋宣告,焦作将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系列报道,向广大读者介绍工作,交流思路,广征建议,敬请关注。
大山大河,孕育传奇。
怀川大地,因一个个传奇而生动,而鲜明,而被历史记录。
300多年前,陈王廷在太行山下吐纳山川、和合阴阳,创出了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法。从此,太极拳由温县陈家沟走向河南,由河南走向全国,由中国走向世界,传播着人类健康的神奇密码;从此,代表中国君子之道最高境界的太极文化声播海内外。
全球3亿多人习练。有哪一项运动,能像太极拳这样不分国界、落地生根,健身、养生、养心乃至天人合一?
上世纪80年代,资源枯竭的煤城焦作吹响了向旅游城市转型的号角。30年间,以云台山为龙头的焦作山水,以一飞冲天之势,书写了中国旅游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焦作山水横空出世,写进教科书,引来八方客,不仅改写了焦作城市发展走向,更彰显了一个城市创新的力量!
顺势而为:品牌升王牌
一山,云台山;一拳,太极拳。
“一山一拳”,举起了焦作亮闪闪的崭新名片。
按照“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的思路,背负一个城市的光荣和梦想,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发展期盼、民生期盼,我们不敢懈怠:
从自然山水游到休闲度假游,由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我们在探索;
太极世界,世界太极,让独有世界品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我们在寻求破题。
形势逼人,慢进即退。焦作山水、太极故里,两大品牌面临着转型提升的迫切需要。如何转?向哪儿转?
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让我们找到最佳契合点。培育和发展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的新兴产业,是支撑我市“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养生经济正当其时,堪当大任。
向上看,大健康产业已成为21世纪经济的核心产业,国家、省政策优先支持,社会资本强烈关注;
往外看,一些城市见机早、行动快,养生经济拔得头筹。丽水、长白山、曲江……养生品牌各具特色;武当、邯郸、三亚……太极养生风生水起。
向内看,拥有世界一流的山水资源和世界唯一的太极拳优势,如果我们不正视起步晚的现实,尽快着手、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和太极文化产业,就会被其他同样致力于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的地方抢占先机,将被全国养生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甩得更远,我们的优势将丧失应有的价值。
时也,势也。顺势而为,方能中流击水!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谋划怀川新定位,抢占发展制高点,响亮提出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
底气十足:资源变资本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由品牌到王牌,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绝不仅仅是“一山一拳”的简单升级版,而是焦作未来发展的新航标。
“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是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是迎接地区竞争新态势挑战的需要,更是焦作经济突围的战略选择。将‘焦作山水’‘太极故里’两个品牌,打造成‘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两张王牌,将推动焦作经济由二产主导向二、三产支撑转型提升,由旅游经济向养生经济转型提升。”市委书记孙立坤一语中的。
“山水养眼、文化养心、太极养气、医药养生,是焦作市打造‘中国养生地’的重要支撑。发挥焦作优势,就要利用好我市拥有的世界一流的山水优势、世界唯一的太极优势,发掘好独特的文化优势,依托深厚的医药优势,为焦作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提供支撑。”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如是解读。
提出这样的目标,底气何来?且看——
生态优势。从2013年开始,我市强力推进十大建设,计划投资2523亿元重点实施第一批500个项目,其中包括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建设、林业生态网建设、游园绿地建设、水体景观建设、城市水网建设、湿地景观建设等多项生态建设内容,投资金额超过100亿元,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态焦作、美丽焦作”的决心和力度。
引黄入焦、灵泉湖建设、大沙河治理……城市水系建设无疑是生态焦作的闪亮点。建成后,可增加水面1.8万亩,增加绿化、美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则让山川披绿。如今,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5%,中心城区已形成水面8000亩、湿地5000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天雷霆行动”。我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强力整治污染,力保蓝天白云,收到了明显成效。
北有绿色太行,南有中原水乡,绿色园林遍布其间,绿色通道连接城乡,“煤城”印象已被“山水园林城市”新貌逐步取代,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生态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山水园林之城正在变成现实。“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便是最生动的注脚。
旅游优势。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我市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3个AAAAA级景区,每年前来观光的海内外游客近3000万人次,独特的自然资源让焦作山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太极品牌优势。作为太极拳根源地,焦作的太极品牌优势独一无二。目前,太极拳已成为慢性病康复、抗衰老、亚健康恢复、重大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太极拳同旅游医疗的融合,将是我市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特有品牌和重大优势。
历史文化优势。我市具有源远流长的健康养生、修身养性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独有的“竹林七贤”养生文化,使焦作成为中国长寿养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形成地。
中医药优势。我市可谓中药宝库,中药材资源丰富,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药材品种有800余种,尤以“四大怀药”闻名。
凝心聚力:全市一盘棋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正聘请专家,高标准规划设计,重点谋划布局“一核两带十个产业”,加快养生经济发展。即以云台山主体景区为核心区,推进南太行生态旅游带和黄河文化旅游带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山水旅游业、太极文化产业、医疗养护业、优秀文化业、养生制造业、养生保健品业、养生房地产业、养生制造业、养生保健产业、养生培训业,加快“中国养生地”建设。
据悉,作为“中国养生地”核心区,修武县邀请世界顶尖的产业规划设计公司德国罗兰贝格设计产业规划,打造以云台山旅游目的地为发展主线、以大健康产业和关联制造业为两翼构造的产业体系。
温县正致力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和健康养生功能,发展文化太极、武术太极、旅游太极、养生太极,着力打造“一圣地”(陈家沟太极拳寻根问祖圣地)、“一核心”(以陈家沟老村为中心的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产业核心)及“八大园区”和“十大产业”,努力把陈家沟建设成为寻根问祖的圣地、培训交流的基地、养老养生的腹地、文化体验的高地。
沁阳市依托特有“名人、名山、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养生祖庭、乐圣名城”;武陟县作为焦作对接郑州的“桥头堡”、郑焦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借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大健康产业带……
围绕“一核两带十个产业”的产业布局,“中国养生地”建设正有计划地推进。目前,我市引进了在基因检测方面颇具权威的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同元集团正在对接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无锡灵山集团和海航集团也将助力我市养生基地建设。
行进在逐梦转型的新征程上,焦作,正将一个宏大的命题行行落笔、步步走实!
记者 王 言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